top of page
西藏傳奇
格薩爾王

嶺國的傳說
格薩爾王(約西元1038-1119年)是傳說中的藏族英雄,出生於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後世尊稱他為嶺國格薩爾王。傳說格薩爾王也是蓮花生大士的化身,象徵他的智慧、慈悲和力量。
第四十三章
梅乳澤勸諫休戰收兵,白帳王執意招兵買馬
戰後局勢
嘉察離開後,霍爾白帳王才從如海螺般蜿蜒的洞穴中鑽出,顫抖著坐回寶座上。他用顫巍巍的雙手掏出珠牡的松石髮壓,盯著看了很久,仍無法平靜,隨後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當霍爾的大臣和辛巴們重新聚集後,白帳王懊惱地說:
“霍爾山川各部落的人民啊!發生了不妙的事情。現在究竟是繼續打下去,還是撤退回去呢?我看還是從阿欽灘再增調些援軍吧!”
接著,他怒氣沖天,跺腳斥責群臣:
“住在雅澤城的時候,你們披著堅甲英勇無比,可到了東方的嶺噶布,卻比絲綢還軟弱!自稱辛巴的,實際是綿羊;號稱巴圖魯的,實際是狐狸。閃閃發光的盔甲是破皮袄,鋒利的箭是紡線軸,寶刀也不過是織布梭!
尤其是你,辛巴梅乳澤!當初在雅澤城駐守時,三句話離不了英雄自誇,三件事就得意洋洋。可自從頭骨被開了天窗後,該說的不說,該想的不想,裝啞巴裝瘋魔。你是不是中了烏頭毒?是不是快不行了?如果不是,那就拿出點主意來!”
責難與勸諫
白帳王毫無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將接二連三的失敗歸咎於各部落的辛巴們。
辛巴梅乳澤聽後,自感委屈,再次誠心誠意地規勸道:
“肥壯如牛脖筋的大王啊!我已經三次勸諫過您,現在的局面正如我所料,但事情還沒結束,後面還有更糟的結果在等著!
在遭受更大損失之前,最好撤回雅澤城。如此一來,今生的幸福能保住,來世的平安也能得到保障。您的身體會保持康健,而黃霍爾國家也能避免危機。
如果您執意增調援軍,那就如在牛羊肉上添油脂,只會落入嶺國英雄之手。若試圖強奪珠牡,這樣的惡行只會招致反擊;若妄想奴役他人,自身的國家可能會被毀滅。我認為,安分守己才是上策!”
梅乳澤的一片好意並未得到認可,多欽卻不滿地說:
“我們這麼多人竟然抵擋不了嶺國的英雄,現在還要討論撤退?真是太丟臉了!”
其餘的人什麼也沒說,只是靜靜地坐著。
商議與唐澤之歌
此時,噶爾哇部落的曲達王和唐澤玉周私下商議:“霍爾軍在這裡受了一點挫折,君臣們便爭吵起來,這到底有什麼好處呢?白帳王為了實現他的心願,即便損失再大,也不願意改變部署。君臣們應該坐下來好好商議對策才對!”
商議之後,唐澤玉周對霍爾的君臣們說:“黃霍爾的君臣們啊!後悔是沒有用的,氣話也並無裨益。請聽唐澤的曲子吧!”
隨後,他唱道:
在白色事業大帳的中央,
白帳王和須彌山一樣,
黃帳王和黑帳王如日月相映,
六大長官如昴宿輝煌,
辛巴、巴圖魯似群星閃光,
霍嶺兩國爭鬥的根源,
是前世宿緣所決定,
只埋怨哪一個人也不行。
霍爾大軍名聲大,
如今戰爭倒了黴,
顯赫的戰果看不見,
那是時運安排定,
誰也不必來抱怨。
霍爾白帳王的百萬軍,
本來就不應該來犯嶺,
辛巴三次規勸做得對,
好像額紋看得明。
打算撤退的話別說,
會被他人聽去留笑柄。
白帳王你請聽,
派遣一個王子和辛巴,
速回國內再征兵,
從黃霍爾十二大部中
每部招集援軍一萬名。
雅穆上師能預知吉凶和生死,
他的話像雷聲傳遍阿欽地,
如果對大王的決策沒好處,
雷聲再大也無裨益,
就沒有必要相信它,
要趕快把他帶到軍營裡。
嶺國的英雄之所以難抵禦,
在於戰神護佑鎧堅固,
黃霍爾戰神的總頭目,
是白、黑、花魔神三兄弟,
供奉在九連黑鐵神龕內,
過去沒有把他們都請來,
不應該對神靈灰心意,
應該把戰神的神鐵隨軍帶,
以後如何行事可卜知。
總之對於大王的戰爭事,
死傷和失算難逃避,
溫溫和和又怎能取勝利?
君臣們想想是不是有道理?
最初做時總會有困難,
不得不做的要去努力,
要做好當前的事不容易。
在藏民居住的地方上,
紅火、清水和乾柴,
是大地自然所安置,
黑妖魔、黃霍爾和格薩爾,
是前世命中注定在一起,
心想逃開也無法逃避。
英雄們不必膽戰心悸,
也不必用惡言把別人刺激。
唱畢後,霍爾的君臣們認為唐澤說得有理。他們商議決定:延請先知雅穆上師古如,以及供奉著白、黑、花三魔神的九連神鐵,並從黃霍爾的十二部落中募集十二萬援軍。
白帳王派遣他的王子拉吾賴布,與辛巴唐噶譯郭、巴圖魯赤圖南朗及一百名士兵,連夜返回霍爾執行此任務。
丹瑪的突襲與與赤宗柔雅的決鬥
第二天,嶺國的丹瑪出戰。他頭戴白缨,身披閃閃發光的白甲,騎著銀灰色戰馬渡河,來到霍爾軍營。他攜帶五支黃銅箭、七支赤銅箭和九支黑鐵箭,將所有箭齊射向霍爾軍營,箭如冰雹般落下,導致許多士兵倒地陣亡。
隨後,丹瑪拔出綠柄寶刀,衝入軍營,迅速而殘酷地砍殺敵人。他奪取了大量戰利品,包括盔缨,然後威風凜凜地返回嶺營。
得知消息後,白帳王的世子赤宗柔雅怒不可遏。他身穿海螺鎧甲,頭戴閃亮的螺盔,盔上插著如皓月般的白缨,騎上會飛的白馬,手持長矛,追趕丹瑪。
丹瑪到達黃河邊後,勒轉馬頭,準備迎戰。他搭上銀尾箭,靜候赤宗。赤宗高喊道:“紫臉的短命鬼!你的死期到了!今天我將取你性命,贏得榮耀!”
赤宗揮矛直刺丹瑪,丹瑪冷靜地揮起松石長柄寶刀,將長矛砍成兩段。赤宗退後幾步,手握半截矛桿,轉身將箭搭在弓上,瞄準丹瑪。
丹瑪嘲笑道:“白帳王的小子赤宗!今天我們終於碰上了。如果我讓你活著回去,我就不配叫丹瑪!”
兩人各射一箭。赤宗的箭劈開了丹瑪的馬鞍,並擊落了他鎧甲前襟的幾片甲葉;但丹瑪的銀尾箭卻射中了赤宗的前額,貫穿了他的頭盔。
由於白天魔神的保護,赤宗奇蹟般地倖存。他拔出寶刀,向丹瑪衝去。但丹瑪毫不畏懼,再次用鐵箭射中了赤宗的戰馬。馬匹應聲倒地,揚起塵土,人馬翻滾在地。
丹瑪走近倒地的赤宗,嘲諷道:“赤宗王子!你的心願滿足了吧?白帳王這個老賊,他的心願也該滿足了吧?看我如何為你們完成這件大事!”
說完,丹瑪拔出綠柄寶刀,斬下赤宗的頭顱、盔缨,以及戰馬的鬃毛和尾巴。他安然渡過黃河,凱旋歸營。
回到嶺營後,丹瑪將赤宗的頭顱與盔缨高掛在寶帳門旁作為戰利品。嘉察與嶺國的英雄們集合起來,討論這場惡戰的經過。眾英雄對丹瑪的勇猛贊不絕口,並為他獻上最珍貴的哈達,表彰他的英勇戰績。
霍爾軍的反擊與噶德的復仇
三天後,黎明時分,霍爾軍營內傳來一片喧囂聲。士兵們忙著搬運大物件,三個人正推著兩塊巨大的磐石,每塊都比牦牛大三倍。
嶺國的戰士們議論紛紛:
“他們在幹什麼?”
“是在建造城堡嗎?”有人猜測道。
嶺國的總管打斷道:“別亂猜了!你們都說錯了。他們準備發射磐石,哪管今天星曜是否合適。那三個推石頭的是誰?仔細看看,我的眼睛看不清了。”
尼奔和達潘邊看邊報告:“那個穿著紅披風的胖子像是多欽,那個高瘦的忙碌者像是雜慶,另一個看起來像唐澤玉周。”
總管沉重地點頭:“雜慶是他們的炮石專家。看來,他們下午會向我們發射磐石。如果我們不及時準備,恐怕損失慘重。噶德,快準備反擊的炮石架!尼奔、曲魯、森達,你們三人去找更大的磐石!”
三人推來一塊巨大的磐石,大到兩人合抱不過。他們準備好發射裝置,在黃河沿岸面對霍爾軍營建起石架,焚燒柏桑,並供奉淨酒祈求祝福。
戰士們聚集觀看,噶德披上黑袍,戴上黑帽,胸前掛著寶鏡。他右手握住發射拉繩,左手揮舞黑旗,一聲“嗚——”,巨大的磐石呼嘯而出。
炮石對決與噶德的復仇
此時,霍爾的士兵正在為白、黑、花三位魔神舉行祭祀。他們用山羊肉燔祭,像擲骰子一樣灑著炒青稞麥花兒,雜慶則念著咒語。
霍爾和嶺國的炮石同時發射,巨石撕裂長空,山岳震動。嶺國的炮石追逐著霍爾的炮石,在白帳王大營的天空相撞。霍爾的炮石被撞成兩塊,一塊落入霍爾軍營,砸死砸傷數百人,更多的士兵被震得昏倒在地。
另一塊碎石與嶺國的炮石一起飛向嶺國軍營南側的石山,撞碎了山崖。石崖崩塌,塵土遮天蔽日,滾下的巨石壓死了噶德的數百名士兵。
雜慶見噶德部隊損失慘重,欣喜若狂。他幸災樂禍地大聲嘲笑噶德,出言侮辱。
噶德因為部下慘遭壓死,又聽到雜慶的惡言,怒火中燒。他立刻扯下黑袍與黑帽,披甲戴盔,騎上駿馬,手持霹靂寶刀與弓箭,飛速渡過黃河,直奔霍爾軍營。
進入霍爾營地後,噶德左沖右突,遠程射箭,近戰揮刀,霍爾士兵紛紛倒地。雜慶手持飛索,在白帳部大帳旁攔住了噶德。
噶德收起寶刀,撲上前去,一把抓住雜慶的雙臂,用力一甩,將他頭朝下、腳朝天地拋了出去。像鷹抓小雀一般,噶德揪住雜慶的腰,用力搖晃,又猛地將他摔在地上。隨後,噶德揮起拳頭,狠狠地砸向雜慶,直到他吐出內臟。
打敗雜慶後,噶德威風凜凜地返回嶺營。嶺國的英雄們紛紛讚揚噶德是真正的英雄,但嘉察卻高坐於上,依然一言不發,神色冷漠。
噶德心中十分不安,暗自思忖道:“嘉察一向是個不錯的人。霍嶺兩國戰得你死我活,我這樣擊殺雜慶,又折了霍爾一員猛將,他為何一點也不高興呢?他和格薩爾大王真是不同啊,兄弟二人,一智一愚,天差地別。只怕他心中鬱結,難得平安長壽啊……”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