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偉大的
格薩爾王
與格薩爾王有關的人物
土登曲吉多吉

第五世佐欽法王土登曲吉多吉於西元1872年出生於康區昌都。根據第一世蔣揚欽哲旺布的伏藏授記中記載:“比瑪寧提的化身將出現在康區南部,出生在猴年,名為曲吉多吉。如果他能夠克服障礙,他的佛法事業將帶來無邊的利益。”
根據這一授記,他被認定為第五世佐欽法王並正式坐床。他在白瑪班扎(白瑪邦扎)法王前剃度出家,並在代莫阿旺洛桑前受比丘戒。
他曾追隨巴珠仁波切、第一世蔣揚欽哲旺布仁波切以及堪布阿旺洛珠塔耶等大德,深入學習五明學科、大圓滿法等廣泛的教法,並獲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展現了許多非凡的成就跡象,例如使寶瓶懸浮在空中,從中流出用之不竭的水,以及在岩石上留下足印。
由於其卓越的成就,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授予他「呼圖克圖」(Khutuktu,高級轉世活佛的尊號)的尊號。在完成了遍及印度和漢地的廣泛佛法事業後,第五世佐欽法王於六十一歲時圓寂於佐欽寺。
他也被譽為《格薩爾藏戲》的創始人。 《格薩爾王舞》是由第十九世紀第五世佐欽法王土登曲吉多吉在禪修中的靈性觀照中揭示的。據說,根據這些觀照製作了八十個獨特的舞蹈面具,每個面具都有不同的特徵和表情。從那時起《格薩爾王舞》的傳統傳到了超過一百所鄰近的寺院。
《格薩爾王舞》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不僅再現了嶺國的傳奇故事,也結合了密教金剛本尊的聖舞。因此,這種舞蹈不僅令人嘆為觀止,還能帶來巨大的祝福。
佐欽寺也是許多關於格薩爾王主題的重要著作的發源地。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由第一世佐欽法王白瑪日增、巴珠仁波切、大堪佈白瑪邦扎、麥彭仁波切以及第五世佐欽法王土登曲吉多吉所撰寫的經典文本。
bottom of page